服裝立體剪裁表現手法有哪些?
服裝立體剪裁表現手法有哪些?
立體構成在服裝立體裁剪中的表現形式主要是造型方面的技法應用。服裝立體裁剪造型加工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<1> 抽縮法:抽縮法主要表現為服裝面料的抽褶形式。運用抽縮法加工出來的面料效果有波浪起伏并帶有對光的折射效果,多用于裝飾性的服裝造型加工中。
<2> 包纏法:包纏法,顧名思義將面料直接包裹纏繞在對象身上,不經過剪裁或盡量少進行剪裁加工破壞面料的整體性,以一種近乎原始的加工手法設計服裝造型。
<3> 堆扎法:堆扎的概念可分為兩種:一是按照事先畫好并有一定規(guī)律可尋的局部堆扎;另一種是按照造型設計,任意的堆綴,后者在大形體上給人震撼的視覺效果,而前者主要在肌理設計上發(fā)揮所長。
<4> 編結法:編結法可理解成,將布料或剪裁或搓疊成條狀或繩狀,使用編織的形式進行造型加工的方式,也可以應用結繩的方法加工。
<5> 撐填法:為達到造型目的,在面料里層使用材質較硬、重量較輕的添加材料做為撐填材料,將面料撐起形成設計所需要的輪廓造型的加工形式。撐填法在立體裁剪中多用在泡泡袖造型設計、婚紗設計等服裝部位造型中。撐填法能塑造出單層面料無法設計出的膨脹造型。
<6> 折疊法:與抽縮法原理相同,也是使面料形成折光效果,區(qū)別于抽縮法的方法是,折疊法疊出的褶是相似造型的疊加形式;抽縮法抽成的褶為不規(guī)則的波浪形式。因此,折疊法制作出的面料褶皺造型形狀相似并基本呈均勻分布的形式。折疊法也是立體裁剪中常用的造型方法之一。
<7> 扎綴法:將面料進行捆扎、裝綴成一種象形造型裝于服裝的某個造型部位,起到突出造型重點的作用。扎綴的形式多以自然界中的生態(tài)形式為依據。靈活地運用以上介紹的立體造型手法,在進行服裝造型設計和立體裁剪制作過程中,不斷創(chuàng)新設計思路,開發(fā)出適合所設計的服裝使用并有獨外觀造型的面料。這樣對于造型設計的強化訓練大有幫助。
- 上一篇:立裁人臺是什么?你真的了解立裁人臺嗎? 2016/9/2
- 下一篇:公告:新版千姿人臺官方網站正式改版上線www.www.6lxpc.cn 2016/9/1